Search

【#過去24小時 6.17 美國/俄國 🇺🇸🇷🇺】
 
「什麼都沒談妥,卻也什麼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#過去24小時 6.17 美國/俄國 🇺🇸🇷🇺】
 
「什麼都沒談妥,卻也什麼都談成了?」拜登上任以來第一次與普丁真人會面、更被國際視為「新世紀冷戰風向球」的美俄元首高峰會,16日下午在瑞士日內瓦湖畔暗戰展開。儘管在長達3個小時半的閉門會談裡,過往多次交鋒的這組老對手,彼此行禮如儀、不出怪招;不過在彼此高來高去、各懷鬼胎的外交戰場上,美俄雙方雖然達成了「外交回溫」的和解共識,但在網路攻擊、烏克蘭分離主義戰爭、囚禁異議領袖納瓦爾尼(Alexei Navalny)...等關鍵問題上,什麼具體協議都沒能達成的兩大霸權總統,究竟誰才是這一回合的「霸王贏家」?
.
《金融時報》表示,雖然普丁-拜登峰會的唯一成果,只是讓兩國恢復大使派駐;但在歐洲各國的角度來看,卻已是大幅緩解緊張冷戰的關鍵一步;不過從華府內部來看,也有許多外交鷹派對於拜登的主動會面表達不滿,「因為普丁還沒有被制裁認輸,就重新被邀回國際談判舞台...這將給國際社會釋出『俄國棋高一手』的錯誤信號!」
.
值得注意的是,拜登在會後記者會上,雖然屢屢出現實問虛答、兜圈子、與敷衍模糊的狀況。但像是俄國自由派媒體《梅杜莎》卻也特別記錄到,這樣的「即時亂象」,其實反應了美俄會場的不同風格與政治樣態:
.
「在拜登記者會上,所有的記者都搶著發言,大家都很激動,用喊的、用叫的來拼命發問...但在普丁會場那邊,一切都靜悄悄地『非常有秩序』,因為大家都知道哪些記者有權講話,那些題目才『有價值被總普丁回答』。」
.
#拜登 #Biden #Putin #霸王 #聖帝 #總統 #美國 #俄羅斯 #新冷戰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《轉角國際》將「國際事件」解構成點、線、面,三種衡量向度:「點」,是傳統想像中的「國際新聞」,回應彼地所發生的種種即時大事;「線」則延伸於點,藉由新聞來解讀宏觀的世界局象;「面」,才是所謂的「國際觀」,除了掌握訊息脈動外,對於我們身處的世界,也能具備獨立思考、提出自我觀點的能力。 點、線、面,三者串連,《轉角國際》期望能拉起那條「線」—在新聞之後,拉起脈絡;在趨勢之前,集結觀點。 比起展示「國際觀的高度」,我們更希望《轉角》的轉動能「碾平」眼下國際報導的種種資訊門檻,與讀者們一同尋找那塊屬於自己的「國際視角」——至少至少,我們端出來的不會是冷門毒藥。 這裡是udn,我們是《轉角國際》。
作一扇看懂世界的窗。
View all posts